山道實戰
'07 Triumph Daytona 675

以三缸675ml的排量優勢,和搭配得宜的懸掛設計,Daytona在山道上完全無懼日本600ml級跑車
鋁合金制車架為雙梁圓管結構,與日系車款的雙梁式鋁合金車架外觀有明顯的差異,但性能表現則有相同水準。Triumph藉由電腦輔助設計,將Daytona 675的車架剛性調配得恰到好處,車體亦非常輕盈。前懸掛采用預載、壓縮、回彈全部可調的41mm倒立式前叉,后懸則以Piggy-back外掛氣瓶式樣的單槍減震器,搭配鋁合金后搖臂能發揮優異的操控性能。前軸為Nissin幅射式對向四活塞雙卡鉗、直推總泵、金屬油管、308mm浮動式碟盤的組合,后輪為Nissin單向單活塞卡鉗搭配220mm碟盤,讓 Daytona 675的制動性能達到全新的境界。
活力十足的中低轉速域
試乘Daytona 675之后,立刻能對歐洲車的刻板印象完全改觀。以前大多數的歐洲車都太有個性,不容易馴服,但是Daytona 675卻相當好上手。以騎乘姿勢來說,如果騎習慣日系跑車的人,一定很有親切感。動力方面也無需挑剔,從低轉至高轉都能有線性輸出的充沛感,這也是三缸車的特性之一,綜合了四缸與雙缸車的優點,成為它迷人的地方。低速扭力表現完全顛覆600ml級的疲軟印象,即使刻意將發動機轉速壓到3000rpm以下,一旦將油門全開,發動機的力道立刻涌現而且毫無遲疑。相對的,相較于四缸車滑順的發動機運轉表現,Daytona 675在回油同時發動機的暴震感顯得大了些,不過也顯示出它特有的個性。
無論短程直線加速,亦或彎道上的騎乘,Daytona 675都能從容面對,檔位的變換范圍不需太大,帶著轉速入彎也不用過多的前置作業,憑借著三缸發動機的特性,出彎后的再加速也毫無問題。入彎前的劇烈退檔在滑動式離合器下的配合下,使后輪同樣保持穩定的貼地性。Daytona 675不但是屬于街道中的強者,山道表現也不遜于日本的600級跑車。
'07 Yamaha YZF-R6

R6略帶神經質的操控特性,需要更高明的騎士才能駕馭且享受它
R6在中低轉速時動力明顯不如Daytona 675,而是在高轉速域火力全開,這種敏感的動力輸出也是R6的特色之一,缺點則是動力輸出不夠線性,一旦發動機轉速下降,要讓它重新開始沖刺會顯得比較困難,當然這部分在08年改款后低轉輸出獲得了改善,不過此次試車組找來了與Daytona相同的07款R6,低轉輸出還是比較不給力的。這樣的動力特性雖然在賽場上不會發生問題,但在一般道路使用,騎士就得多花點心思在檔位的控制維持上了。筆者認為,若是在賽道上維持高轉速,R6的加速能力或許與Daytona 675不會有太大的差異,但若面臨圈數較多的比賽,騎士喪失專注力時,Daytona 675勝出的可能性則會較高。而在一般道路上,很明顯的Daytona 675能比R6騎得更輕松也騎得更快。
略帶神經質的轉向操控感
另外R6的轉向反應雖然快速,但在方向控制上則需要費很大的手勁去控制;身為一部賽道用車,這種緊繃的手感或許讓比賽更加緊張而有趣。反觀Daytona 675不但可以輕松的操控,也更為平穩,與之相比,騎乘R6就顯得有些太累人了。或許有人會認為跑車上緊的手把若變松的話,不是會影響在賽車場上的表現嗎?但事實絕不是各位所想的那樣,08款R6很明顯的就改善了這個缺點,不僅在市區更好騎乘控制起來也更輕松,并以賽道高速機種之勢轟動登場。
但話說回來,在騎上R6之后,感受它高轉速發動機顯露出集尖端科技與操駕實感之大成的不凡一面之后,這種感覺也是讓人上癮的,恣意享受它那種速度和略帶神經質輕快飛舞的感覺。只要上了中高轉速之后,燃料噴射系統的反應一氣呵成,穩定而流暢,其魅力也是其他機種所望塵莫及的。簡言之,它擁有可觀的動力、靈巧敏捷的身手,但也更需要高明的騎士才能駕馭且享受它。

雖說R6的車身已經非常緊致扎實,但在三缸的675面前,仍顯得較為臃腫
總結報告
YZF-R6的特質,是為那些想在彎道中飛舞的車主而設。由駕駛姿勢到發動機的出力特性,都是為高轉而生,為高速而設。轉速越高越能帶給騎士樂趣,反之要是騎得慢的話,R6肯定不是部讓人覺得舒適的摩托車。即使有YCC-I系統的幫忙,發動機在8000rpm以下的表現依然令人覺得乏力,且過于敏銳的操控特性,想要悠閑慢騎時也顯得太過敏。要是騎R6還想慢騎看風景,就算路人不笑你,騎士自己都受不了自己了。但在賽道上可就不一樣了,將近17500rpm的高轉延伸性,R6可以讓車手遲些升檔,每節省一次升檔幾乎等于賺回了0.2秒的換檔時間,為賽道而生的R6,在一般道路上自然不像Daytona那樣好駕馭。

而Daytona 675和其他日制600直四跑車其實屬于不同級別,只不過是排量剛好介于600和750之間,只有三個汽缸,排量又不足750,如果拿來跟直四750或V2 800相比實在不公平,所以Daytona 675只能向下尋找對手。結果是675雖然只有三個汽缸,但卻揉合V2和直四的優點,在最高動力不落人后,低轉輸出又大幅領先的情況下,勝過600級直四跑車,這并不令人感到意外,但在同一轉速下Daytona的動力輸出雖然較強,但以直四發動機的超高轉速和活躍的表現,足以填補先天性排氣量不足的問題。直三675的優勝地方,只剩下低轉速域加速一項。換句話說,Daytona 675在一般道路行駛,肯定能比R6騎得又快又輕松,但如果在賽道上,所有車輛都保持高轉速運作,675的優勢就沒那么大了。另外在亞洲地區,購買英國車后續的料件維修費用,目前還是比日本車款更高一些,這點也是選擇之前必須先考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