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廣東、上海的人氣好一點,其他地方的比賽很少有人關注。”有多年參賽經驗的宗申車隊賽事總監吳健告訴重慶晨報記者。在吳健這樣的賽車人心里,尤為羨慕國外的賽車比賽。“如果這種比賽放在國外,現場觀眾至少上萬人,我希望中國賽車運動能夠有那樣的一天。”成都站的比賽,宗申車隊在150CC廠商杯中獲得第三。車隊負責人表示,今年才重返國內賽場,實力和其他隊伍有一定差距,不過總的來說還是滿意。
賽車運動全國遇冷
唯廣東上海火爆異常
成都站比賽冷清的人氣,固然讓人擔心中國公路摩托車運動的未來。其實,公路摩托車在國內并非沒有市場,今年首站比賽—廣東三水站出現的是截然不同的情況。“三水站的人特別多,不管是到比賽現場找位置布展臺的廠商,還是特意來看比賽的車迷,數量是今年全國四站比賽中最多的。”宗申車隊賽事總監吳健說。
廣東地區對于賽車的熱情并非只有三水站,宗申車隊車手蘇榮在就是地道的廣東人,在他的眼里,全國公路摩托車錦標賽這種國家級的比賽,其實遠不如廣東本地賽事鬧熱。每年珠海賽車場舉辦的泛珠三角超級賽車節,能吸引到3萬人到現場觀看,其中超級摩托車組的比賽最受關注。別看這只是地區性質的比賽,參加超級摩托車組的選手中,不少人有motoGP的參賽經驗。“這項賽事每年舉辦三站,每一場觀眾都爆滿,氣氛好得不得了。”蘇榮在告訴記者。他認為在那種氣氛下比賽,對車手來說更容易發揮出最佳水平。而據重慶晨報記者了解,廣東堪稱中國公路摩托車運動發展最紅火的地區,目前有四條規模不同的賽道,各種大大小小的車隊有四、五十支。
除了廣東,上海也是中國賽車運動開展得比較紅火的地區,每年的“天馬論駕”都會吸引長江三角區域的車迷前往上海天馬山賽車場,當地各種組別的汽車、摩托車比賽十分熱鬧。
即使在冷清的成都站,公路摩托車比賽也是有吸引力的,唯一的遺憾是沒有現場觀眾。在現場,重慶晨報記者留意到,除了比賽固定組別外,還有一個本地超級摩托車組,參加這個組別比賽的,是來自成都當地的600CC大排量摩托車愛好者。只可惜在缺少觀眾的情況下,駕駛如此拉風摩托車的車手只有自娛自樂了。
車隊經理解讀
內地賽事推廣不夠
成都極少有市民知道成都國際賽場在國慶期間正在舉辦摩托車賽。10月5日,重慶晨報記者從成都東站打的前往比賽現場,出租車師傅看到賽道上轟鳴的摩托車時,他一臉的驚訝:“想不到這里還有比賽啊,這賽場的聲音聽著就舒服。這比賽要比多久?我想帶孩子來看看!”從他的表情和語言中可以推斷出,此前他對這場比賽一無所知。
作為中國宗申車隊的車隊經理,來自中國澳門的區志雄認為,推廣不夠是中國摩托車運動得不到關注的根本原因。“比賽推廣力度不夠,缺乏有關方面的支持,讓中國的賽車運動止步不前,甚至還有一定程度的退步。我在成都這么多天,沒有看到任何關于這項比賽的宣傳,場面冷清屬于正常現象。
中國內地賽車運動已有十幾年的歷史,但在歐志雄眼里它還相當于嬰兒。“賽車運動在內地發展很慢,相當一部分人沒有意識到這項運動的價值。”一直在世界各地參加比賽,對賽車運動相當了解的區志雄認為,賽車運動并非在賽道上比誰開得快。“我是澳門人,就說說澳門的格蘭披治賽車,現在它是澳門的一大支柱。如今已經發展成為賽場狂歡節,還有旅行社推出專門針對這項比賽的旅行計劃。從一定程度上講,賽車打響了澳門的名氣,也推動了當地旅游業的發展,當地政府十分支持這項比賽。同時也證明了賽事舉辦地的實力,比如上海,不就以F1推廣了整個城市?”
澳門格蘭披治賽出名,不僅和它悠久的歷史有關,也和成功的賽事推廣有關。“比賽前兩個月,你一到澳門機場,就可以看到比賽廣告。告訴你比賽要開始了,在電視上、大街上都可以看到相關的廣告。這一宣傳大家都知道了,比賽才會有人氣。”區志雄說。“但是在內地舉辦的賽車比賽,除了F1這種世界頂級賽事,我基本上沒有看到有大規模的推廣活動。我想,原因有二,一是得不到相關部門的重視,二是沒有大贊助商的支持。”
資深賽車人建議
重慶應有專業賽道
成都國際賽車場內,一個重慶摩博會的巨大橫幅特別打眼。見到這個橫幅,資深賽車人區志雄很不明白,為什么重慶沒有公路場地賽的賽道。“重慶每年舉辦摩托車博覽會,參加的廠商特別多。如果重慶能有賽車場,在摩博會期間舉辦一場賽車比賽,效果說不定比現在好很多。”他表示。
“汽車、摩托車是重慶的支柱產業之一,有很多知名品牌,要是有一條賽道,不僅可以舉辦比賽,還可以進行相關的測試,舉辦相關的推廣活動。而且比賽不僅僅只比快慢,還可以比誰的更節油。”區志雄認為賽道的作用不僅是只有賽場這樣簡單,還有其他功能,可以一一挖掘出來。“你看,日本這么小一個國家,一共有24條賽道,再比如德國,有兩條可以跑F1的頂級賽道。這些地方的賽車運動有各方的支持。重慶卻沒有一條像樣的賽道,這確實讓人無法理解。”區志雄介紹。
重慶汽摩企業中當然希望重慶有專業的賽道,比如宗申。吳健告訴重慶晨報記者:“我們肯定是希望重慶能夠有一條賽道,據我了解,其他企業同我們想法一樣的也不少,但修賽道花費巨大并非一個企業可以承擔。”作為一個汽摩大城,重慶呼喚自己的專業賽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