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力帆、宗申、隆鑫……數十知名汽摩品牌以重慶作為大本營完成全國戰略布局,重慶汽摩產業先天優勢不言而喻。據相關數據顯示,去年重慶汽車保有量僅次于北京位居全國第二,今年6月開工建設的北京現代汽車重慶工廠更做出“銷量突破300萬輛”、“產值超過4600億元”的目標規劃,重慶汽摩產業的后發優勢明顯。
據重慶工商聯(總商會)汽車服務業商會常務副會長,重慶渝強美卡韻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唐潔梅介紹,重慶目前汽車用品市場至少有3000家以上經營商家,由于重慶目前汽車保有量與產銷量在全國領先,隨著生活水平提高,改裝、裝飾車輛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大,汽車用品行業的市場蛋糕是非常大的。“然而,重慶現在卻非常缺乏專業化、相對集中成規模的市場”,唐會長提出,“解決好迅猛發展的‘汽車后市場’與目前行業現狀的矛盾,是我們這個行業目前最主要的課題”。
汽摩汽配行業迫切需要“外遷革命”
日前,市政府下發《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推進大型商品貿易市場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鼓勵城區內交通擁堵、消防隱患嚴重的商品批發市場外遷。市商委副主任陳國華對此進行了解讀,現在市區的一些批發市場滿足不了城市發展需要了,對消防、交通、環境衛生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市場自身也無法做大做強,最后肯定要進行關閉搬遷或轉型。汽摩汽配市場在這方面的需求更是迫切。
據不完全統計數據,重慶目前已經建成開業的中小型汽摩汽配市場有15個,其中最早開業的市場至今已發展近20年。目前,重慶汽摩汽配市場的業務容量、規模、配套等現狀根本無法滿足迅速發展的汽車二級產業鏈需求,導致這一市場成為一塊“尷尬的大蛋糕”。“重慶至少應建立1-2個這種成規模的汽車用品專業市場,以滿足行業未來發展”,唐潔梅認為。
為更好了解重慶汽摩配市場的現狀及未來發展出路,筆者一行實地走訪了老頂坡汽摩城。在聊到目前行業商家面臨的經營難題時,所有商戶無一不叫苦連天。“我在這里快10年了,從叔叔店里一個學員,到現在自己經營兩家汽車用品店,我幾乎可以說是見證了這個市場的一路發展,從車水馬龍的城市繁華,到現在由于受到交通、運輸、市場環境惡化等影響,呈現出盛極而衰的狀態”。在老頂坡汽摩城生意做得略有起色的周先生談到。
“我們這個行業是真真切切需要進行一場徹底的革命,不留余地的,全力以赴的”,周先生在談到目前重慶汽摩市場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時十分激動。
“期待規模化的新市場能帶我成就人生事業第二巔峰”
2005年前后,重慶汽車市場掀起第一次發展浪潮。當時的發展態勢毫不亞于之前的房地產行業,說“遍地是金”也不為過。重慶不少汽摩汽配商戶在這里掘取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我高中沒畢業就和2個朋友一起出來創業,在盛吉汽摩城開了一家汽修店”,徐先生說,“我們從最開始4個人,僅從事簡單的洗車、修車業務,到現在3個門店連通,從汽修到保養、美容一體化服務”我在這里實現自己事業的起步。
但是,經過近10年的發展,整個大市場呈現出盛極而衰的態勢,租金問題、交通運輸問題、市場管理問題越來越突出,生意越來越難做。徐先生介紹,主城類似的專業市場,商家只能以租賃形式經營門店,近年來租金呈幾何狀瘋狂亂漲現象嚴重,不少商戶坦言:“做我們這行的,大概最大的愿望就是找一個長期穩定的經營之家,擁有一間完全屬于自己的資產。”
徐先生說,從2012年開始,他和朋友就已經在四處考察各個新市場,搬遷意愿非常強烈。渝北空港、江津雙福這些市場都去看過,由于其規模和市場運營板塊的問題一直在猶豫,直到今年3月份,才最后綜合考慮后確定買的南彭重慶華南城,“我期待與這個大規模、統一管理、專業運營的新市場一起開始第二次創業,期待倉儲+電商+會展+物流的華南城模式能成就我人生的第二次事業巔峰。”
“搬新家”三大建議
可預期的發展空間,持續增長的營業額,重慶“汽車后市場”這塊大蛋糕已經吸引眾多新專業市場在渝落戶。以重慶華南城百萬平方米汽車綜合產業園為核心,聚集宗申車谷、協信汽車公園兩大重慶汽摩行業巨頭,西南最大的一站式汽車綜合貿易集群落戶南彭公路物流基地開始建設,同時,和潤國際汽摩城、九州國際汽摩城也相繼落成。亂花漸欲迷人眼,選擇新市場時應該著重考慮哪些因素?
首先,前期選址規劃很重要。前期選址,直接關系到區域發展潛力、交通運輸成本。《意見》明確指出,全市大型商品交易市場重點沿“兩環”和“兩線”進行規劃布局。市商委副主任陳國華也表示,大型批發市場必須要有良好的交通優勢,重慶一旦像成都那樣實現貨車全面限行,區位決定的交通運輸優勢就十分明顯了。
其次,項目本身硬件打造必須過硬。重慶華南城招商副總經理黃曉威表示,選新市場經營,除了看大的區域條件外,該新市場本身的承載能力是更為直接的因素。黃總說:“重慶華南城就是個巨無霸,總建筑面積1350萬平方米,這就是一座小城市。30萬人,5萬個創業機會,將來這里應有盡有”。
最后,新市場的專業運營能力是核心。“在我看來,選新市場時,其專業運營能力是最重要的”,唐潔梅談到。新市場在決定市場運營成敗的市場培育、倉儲、物流、電商平臺等方面必須自有一套經驗,帶領商戶共同成功。黃總也談到:“做市場與賣市場不一樣,我們華南城自持50%物業,斥巨資先把市場做活,我們不是在賣商鋪,是在尋找與華南城榮辱與共的合作伙伴。”






